去年9月,达沃斯平台,李克强总理向来自全球2000名的与会者宣布,要破除所有束缚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。
去年11月,世界网络大会上,总理向来自全球1000多名与会者宣布,网络是大众创业、万众革新的新工具,要让网络根深叶茂。
今年1月,他在深圳考察网络金融,说“政府要创造条件,给你们一个便利的环境、温暖的春季。”
1个月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,他提出“要坚持革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法,围绕以大众创业、万众革新塑造新引擎,以扩大公共商品和服务供给改造传统引擎”。
已经非常难数清,对于创业、革新话题,这是李克强总理第几次以中国政府总理的身份作出表态,这可能是对创业最看重的一届政府。
形势比人强,创业的大年代已经到来。改造传统经济引擎,假如说得愈加精确一些,那非常可能是传统产业和互联网+的全方位对接,即移动商业革命,极大概是新一次大规模创业、革新潮的方向。
因此,在2015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期间,创业势必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议题:创业人士从来没缺席两会。
2013年,全国人大代表、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提出了关于改进创业环境的提案,对工商备案文件审核、公司名字核准、冠名发票购买等与公司创设步骤有关的问题提出建议。去年,雷军建议把网络和云数据纳入国家策略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百度CEO李彦宏建议,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鼓励民营企业拓展火箭、卫星等的研制、生产和发射业务,加深航天事业对民营企业的技术和人才开放,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与国有航天企业的合作,推进航天产业进步,促进航天技术在其他范围的应用,带动其他有关产业的进步。他还建议取消对VIE政策的限制,取消公共场合无线上网身份认证。
李彦宏还说过一句非常重要的话:“有时,大家无需政府部门多干什么,只不过期望他们做减法。”没错,大家期望有关部门在城市交通客运方面做减法,让乘客通过订车APP,享受更好的出行服务。
中国创业门槛已经大幅度减少,但对于创业环境——筹资、法治、政商关系等方面——的改变,需要你发源于己的声音。